貸款知識
公司貸款被拒怎麼辦?中小企業主必學的過件關鍵
「明明公司有賺錢,為什麼申請貸款總是被拒絕?」這是許多中小企業主共同的困擾。根據資料顯示,超過60%的中小企業貸款申請首次送件就遭拒,原因往往不是「公司不賺錢」,而是「不會呈現財務價值」。本文將揭開銀行審核的潛規則,教你用正確方法突破貸款瓶頸!

公司貸款被拒的4大隱藏地雷
地雷一|財務結構不健全
銀行最怕看到「公私帳混用」的企業主。當公司帳戶頻繁出現私人支出、應收帳款遲遲未入帳,或現金流波動過大,都會讓銀行質疑財務穩定性。
地雷二|信用評分雙殺危機
中小企業貸款審核會同時檢視「企業信用」與「負責人個人信用」。若公司有跳票紀錄,或負責人的信用卡循環使用率超過70%,就算營收達標也難過件。
地雷三|擔保品價值被低估
許多老闆以為「拿房子抵押就能貸到足額」,但銀行評估擔保品時,通常只認列市價的5-7成。若抵押品位於偏遠地區或屬特殊類型(如廠房、農地),可貸金額可能再打8折。
地雷四|行業別被列高風險名單
餐飲業、旅遊業等受景氣影響大的產業,或新創公司、電商等缺乏實體資產的業態,常被銀行歸類為高風險族群,需準備更完整的財報才能提高過件率。
三步驟打造銀行認可的貸款申請書
步驟一|重整財務報表:把數字變成說故事的工具
別再直接提交會計師簽證報表!銀行想看到的是:
- 現金流分析表:標註旺季/淡季收入波動與應對措施
- 應收帳款明細:列出帳齡30天內的優質客戶占比
- 負債結構優化:將高利率短期借款轉為代償貸款,降低利息支出
實用技巧:在損益表中加入「疫情後營收成長率」等趨勢指標,展現抗風險能力。
步驟二|建立信用加分證據鏈
除了基本資料,建議附加:
- 主要客戶的合作合約(證明訂單穩定性)
- 供應商提供的30天以上付款帳期證明
- 企業或負責人近年繳稅紀錄
關鍵細節:若負責人個人信用有瑕疵,可改由信用良好的股東擔任貸款申請人。
步驟三|選擇對的貸款類型與銀行
別再盲目送件!不同銀行有各自的偏好:
- 商業型銀行:偏好有實體抵押品的中小企業
- 數位銀行:接受電商金流數據作為審核依據
- 政策性貸款:適合符合產業升級條件的企業
若已被多家銀行拒絕,建議先透過債務協商整合現有負債,再重新申請貸款。
真實案例:食品廠老闆如何逆轉拒貸困境
45歲的林老闆經營冷凍食品加工廠,月營業額約300萬卻連續被3家銀行拒絕貸款。經理債顧問診斷發現關鍵問題:
- 公司帳戶每月固定提領80萬現金(被視為可疑交易)
- 抵押品為廠房但地目屬農業區(估值僅市價4成)
- 供應商帳款皆用現金支付(缺乏信用往來紀錄)
解決方案:
- 將現金交易改為公司帳戶轉帳,並申請代償貸款清償高利民間借款
- 改以北市住宅作為抵押品,貸款額度立即提升2.6倍
- 與主要供應商簽訂月結30天合約,建立正式往來紀錄
- 3個月後成功取得500萬週轉金,利率從原本的12%降至6.8%。
專業理債服務如何助攻貸款申請?
中小企業主常陷入「越缺錢越難貸」的困境,此時理債顧問能提供關鍵協助:
- 財務健檢:找出銀行不敢說的拒貸真實原因
- 債務整合:將多筆高利率負債轉為單一低利貸款,改善負債比
- 協商陪跑:陪同出席銀行面談,即時回應審核疑問
- 文件包裝:將技術性用語轉換為銀行聽得懂的商業語言
更重要的是,理債顧問能根據企業所處階段(擴張期/轉型期/危機處理),推薦最適貸款方案與還款計畫。
立即行動!破解貸款被拒的惡性循環
申請貸款就像參加比賽,與其不斷「猜測評審標準」,不如讓專業教練帶你做好準備。我們協助過237家中小企業成功過件,平均提升貸款額度53%、降低利率2.4%。
馬上預約企業貸款健診,您將獲得:
✅ 客製化貸款申請策略
別讓資金缺口拖垮苦心經營的事業——您的第一通電話,就是企業轉型的起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