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人觀點
魔鬼藏在細節裡!口袋裡的錢到哪裡去了?
月光族都有過的痛,就是到了月底(甚至還沒到月底)發現:「啊咧?錢都花到哪裡去了?」不是你有失憶症,而是沒有仔細掃描到細節罷了。西方有一句諺語:「魔鬼藏在細節裡。」意指事情真正要害的地方,往往隱藏在具體細微之處,若不夠認真地嚴格審視,忽略細節,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。自從郭台銘在他的郭語錄中收錄了「魔鬼都藏在細節裡」這一條,這個諺語突然之間成了經理人們的「我的最愛」。不過,以郭台銘的模式來看,要抓住魔鬼,得有鋼鐵般的紀律、對流程的精密分析與控制、以及永不懈怠的執行力。聽起來好像超級菁英專員才具備的完美能力,而在我們的生活中,其實只要多注意一些細節,改變我們一些習慣,就可以發現開源節流的方法,創造更大的財富。
一、每日記帳,記出財富
我的記帳生涯可從退伍之後算到現在,已持續了長達20年左右。從學生時代,我就開始四處打工,到民歌西餐廳唱歌兼差,每月雖有2萬多元的收入,卻因為隨興的花錢習慣,反而存不住錢。
出了社會,我白天從事保險業務,晚上繼續唱民歌賺錢,兩頭燒的結果,卻只有1萬4,000元的收入,扣掉標會存錢的9,000元、每月生活費只剩5,000元,迫使我必須更加量入為出,因而開始了記帳的習慣。每到月中,我就開始結算花費是否超過2,500元,一旦超過,接下來的半個月,如果想買咖啡就要忍住!
記帳一定要化繁為簡,才能讓自己持之以恆。有些人的記帳方式是:花一筆錢就立刻記一筆帳,這種方法太過瑣碎,所以我會在一天的行程結束後,將每一大項歸納加總後才做記錄。記帳的方法因人而異,不過,想要有效控制花費,的確得先找到適合自己的記帳方法!
二、情境式回憶法,精確掌握金錢流向
很多人不是不知道自己花多少錢,而是忘了自己花多少錢。我在記帳的小本子上寫的,Eat代表了三餐金額的加總,Parking就是一整天停車費總額。如果到了月底結算之後,發現超過設定的預算上限,就要回頭去檢視原因。但有時等到一整天都結束了才有時間記帳,我會用一種「情境式回憶法」讓自己不忘東忘西。例如養成蒐集發票和收據的習慣,用單據來輔助記憶,或是每天出門前,先計算皮夾帶了多少錢,回家記帳時,再對照支出和結餘是否相符,這些都是輔佐自己記帳的小技巧。
三、設立二個家庭帳戶,改善容易超支的問題
一開始,我把家庭記帳工作交給太太,由於太太婚前並沒有記帳習慣,最後呈現的結果,不僅帳目不明,帳本上記錄的支出與帳戶實際支出金額完全不符,帳戶的支出總是大於記帳的支出,讓我不禁懷疑,太太到底是真的不小心漏記了,還是故意的。針對哪些「消失的支出」,不但問不出所以然,夫妻倆還因此大傷和氣。原本立意良好的記帳方式,卻變成夫妻大動肝火的導火線。所以我決定將記帳權回歸到自己手上,並且將家庭公用帳戶一分為二,一個是「存錢帳戶」、另一個則為「家用支出帳戶」。夫妻約定每月先將收入匯入存錢帳戶,再將固定金額匯到家用支出帳戶。如此一來,即可控制家用上限,改善以前只用單一帳戶,有需要就領錢很容易不小心超支的狀況。如果到了月底,家用帳戶有結餘,我還會把這筆錢送給太太當私房錢,作為獎勵。
四、每一分錢花在刀口上
很多人跟我一樣,每天又是講電話、又是上網,但我一個人的帳單費用加一加卻不用像別人那樣動輒500元、1000元甚至更多,因為我自己去做功課,找到一家電信公司的方案,後來我就把我的電話費慢慢降下來,所以這幾年我降下來的幅度至少一半以上。所以選對電信方案很重要,另外還要觀察通訊和服務品質,再加上網內互打不用錢,還有零元手機可以帶回家,省下來那個落差至少好幾千塊,光是一個月省下來3000元,我拿去買基金做投資都可以。以此類推,生活用品、家庭雜支等等開銷都可以經過這樣去找適合自己需求的物品,而不是追求方便就好。
藏在細節裡的魔鬼很聰明,不用心點是抓不到它們的。如果真心在意你賺的每一分錢,真心渴望累積財富,這些小細節其實不難做到。說直白點,人會窮,多半是「懶」出來的,花錢如流水,和錢花在刀口上,兩者的結果一定大大不同。一個好習慣的養成,將會事半功倍,何樂不為?